ZHCSM19D September   2019  – June 2024 TPS54J060

PRODUCTION DATA  

  1.   1
  2. 特性
  3. 应用
  4. 说明
  5. 引脚配置和功能
  6. 规格
    1. 5.1 绝对最大额定值
    2. 5.2 ESD 等级
    3. 5.3 建议运行条件
    4. 5.4 热性能信息
    5. 5.5 电气特性
    6. 5.6 典型特性
  7. 详细说明
    1. 6.1 概述
    2. 6.2 功能方框图
    3. 6.3 特性说明
      1. 6.3.1  使能和内部 LDO
      2. 6.3.2  双电源和外部 LDO
      3. 6.3.3  输出电压设置
      4. 6.3.4  软启动和输出电压跟踪
      5. 6.3.5  频率和工作模式选择
      6. 6.3.6  D-CAP3™ 控制模式
      7. 6.3.7  电流检测和正过流保护
      8. 6.3.8  低侧 FET 负电流限制
      9. 6.3.9  电源正常
      10. 6.3.10 过压和欠压保护
      11. 6.3.11 越界 (OOB) 运行
      12. 6.3.12 输出电压放电
      13. 6.3.13 UVLO 保护
      14. 6.3.14 热关断保护
    4. 6.4 器件功能模式
      1. 6.4.1 自动跳跃 Eco-Mode 轻负载运行模式
      2. 6.4.2 强制连续导通模式
      3. 6.4.3 预偏置启动
  8. 应用和实施
    1. 7.1 应用信息
    2. 7.2 典型应用
      1. 7.2.1 设计要求
      2. 7.2.2 详细设计过程
        1. 7.2.2.1  选择开关频率和工作模式(MODE 引脚)
        2. 7.2.2.2  选择输出电感器 (L)
        3. 7.2.2.3  设置电流限制 (TRIP)
        4. 7.2.2.4  选择输出电容器 (COUT)
        5. 7.2.2.5  选择输入电容器 (CIN)
        6. 7.2.2.6  反馈网络(FB 引脚)
        7. 7.2.2.7  软启动电容器(SS/REFIN 引脚)
        8. 7.2.2.8  EN 引脚电阻分压器
        9. 7.2.2.9  VCC 旁路电容器
        10. 7.2.2.10 BOOT 电容器
        11. 7.2.2.11 串联 BOOT 电阻和 RC 缓冲器
        12. 7.2.2.12 PGOOD 上拉电阻器
      3. 7.2.3 应用曲线
    3. 7.3 电源相关建议
    4. 7.4 布局
      1. 7.4.1 布局指南
      2. 7.4.2 布局示例
  9. 器件和文档支持
    1. 8.1 文档支持
      1. 8.1.1 相关文档
    2. 8.2 接收文档更新通知
    3. 8.3 支持资源
    4. 8.4 商标
    5. 8.5 静电放电警告
    6. 8.6 术语表
  10. 修订历史记录
  11. 10机械、封装和可订购信息

封装选项

机械数据 (封装 | 引脚)
散热焊盘机械数据 (封装 | 引脚)
订购信息

布局指南

在开始使用该器件进行设计之前,请注意以下事项:

  • 为了对高频噪声进行去耦并帮助减少开关节点振铃,应在尽可能靠近 VIN 和 PGND 引脚的位置放置一个 0402 封装 0.01µF 至 0.1µF 的去耦电容器。为了进一步减小输入交流电流环路,必须尽可能靠近该电容器后方的 VIN 和 PGND 引脚放置较大的 VIN 去耦电容器。
  • 将功率元件(包括输入和输出电容器、电感器和 IC)放置在 PCB 的焊接面。为了屏蔽小信号布线并使其与有噪声的电源线隔离,请至少插入一个内部平面并接地。
  • 所有敏感的模拟布线和元件(例如 FB、PGOOD、TRIP、MODE 和 SS/REFIN)必须远离高压开关节点(例如 SW 和 BOOT)放置,以免发生耦合。应使用内部层作为接地平面,并屏蔽反馈布线以使其与电源布线和功率元件隔离开。
  • 将反馈电阻放置在器件附近以尽可能缩短 FB 布线距离。
  • 将 OCP 设置电阻 (RTRIP) 和模式设置电阻 (RMODE) 靠近器件放置。使用公共 AGND 过孔将这些电阻连接到内部 VCC PGND 平面(如果适用)。
  • 将 VCC 去耦电容器尽可能靠近器件放置。如果使用多个去耦电容器,请为每个去耦电容器提供 PGND 过孔,并确保返回路径尽可能短。
  • 保持引脚 2 和 11 与电感器之间的开关节点连接尽可能短且宽。
  • 使用单独的布线将 SW 节点连接到自举电容器和 RC 缓冲器(如使用),而不是将这些布线合并为一条连接。为实现低电感和更佳性能,应保持 BOOT 和缓冲器路径尽可能短。此外,为了尽可能减小电感,应避免在 RC 缓冲器布线中使用过孔,并使用非常宽的布线。为了提高效率,RC 缓冲器必须连接在较大的 SW 覆铜形状和较大的 PGND 覆铜形状之间,与 TPS54J060 位于 PCB 同一侧。
  • 避免在大电流路径中将 AGND 连接到 PCB 接地平面 (PGND),否则可能导致 IR 和 L*dI/dt 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