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DH2 December 2023 OPA205 , OPA320 , OPA328 , OPA365
图 11-1 比较了经典双极输出级与 CMOS 和双极轨到轨输出级。经典双极输出摆幅受到 Q1 基极到发射极压降和 Q3 饱和的限制。此配置有时称为共发射极推挽输出。轨到轨双极输出级使用共集电极配置。轨到轨双极共集电极电路的输出摆幅限制是输出晶体管的饱和电压。对于双极器件,饱和电压介于 0.2V 和 0.3V 之间。因此,对于双极轨到轨,最佳输出摆幅约为距离电源轨 0.2V。
当 MOS 晶体管被驱动进入三极管或欧姆区域 (VDS ≤ VSAT) 时,轨到轨 CMOS 共漏极配置只受压降的限制(1).该最小电压由晶体管的物理尺寸(沟道宽度/长度)决定。尺寸决定晶体管在完全导通时出现的最小电阻。该示例显示了到正电源轨的输出摆幅受到 PMOS 输出晶体管最小漏源电压的限制。电压取决于流过晶体管的电流和晶体管的电阻。大型 (W/L) 输出晶体管具有低阻值,如果输出电流低,则可能具有非常低的压降。当输出电流低时,CMOS 输出级的输出摆幅在距电源轨数毫伏范围以内的情况并不罕见。但是,增加负载电流会导致输出晶体管上产生更大的压降,因此输出摆幅会降低。
双极器件和 CMOS 器件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是,CMOS 器件在完全导通时类似于电阻器,而双极器件具有 0.2V 的饱和电压,该电压在不同的电流下相对恒定。对于低输出电流,CMOS 轨到轨器件的摆幅可以非常接近电源轨,而双极器件会受到 0.2V 饱和电压的限制。但是,在较高的电流下,CMOS 上的输出摆幅会降低,但双极输出摆幅会在 0.2V 下保持相对恒定。如图 11-2 所示,对于非常低的输出电流,CMOS 器件会在距离电源轨数毫伏范围以内摆动,但在输出电流为 20mA 时,摆幅会下降约 1V。相反,双极器件的输出摆幅在输出电流为 0mA 至 30mA 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
一个常见的要求是设计一个可以一直摆动到电源轨的放大器(摆幅限制为 0V)。遗憾的是,轨到轨输出摆幅是不切实际的。即使输出晶体管的尺寸非常大,也始终需要在输出级中提供输出级偏置电流以实现线性运行。因此,即使负载电流为零,也会有电流流过输出晶体管。该偏置电流会在输出晶体管上产生压降 (VDS – RON × IQ(OUT)) 并限制输出摆幅。增加输出晶体管的尺寸有助于更大限度地减少此限制,但无法消除输出摆幅限制。此外,从成本和性能的角度来看,输出晶体管的尺寸存在实际限制。
在将 CMOS 拓扑与双极拓扑进行比较时,术语可能会令人困惑,因为对于双极晶体管,术语“饱和”表示晶体管在集电极到发射极最小压降的非线性区域中运行,而对于 CMOS,“饱和”实际上是指特性曲线中器件通常偏置的线性(平坦部分)。对于 MOS 晶体管,当晶体管具有最小漏源电阻最小 VDS 电压时,晶体管处于三极管(欧姆/非线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