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AE61 July 2024 CDCDB2000 , LMKDB1102 , LMKDB1104 , LMKDB1108 , LMKDB1120 , LMKDB1202 , LMKDB1204
总之,将 RC19008 替换为 LMKDB1108 时:
引脚 | RC19008 和 LMKDB1108 之间影响直接替换的引脚差异 | 用 LMKDB1108 替换 RC19008 时的设计要求 | |||||
---|---|---|---|---|---|---|---|
TI 名称 | RENESAS 名称 | 编号 | 类型 | ||||
输入 | |||||||
CLKIN_P | CLKIN | 8 | I | 无差异 | 不适用。 | ||
CLKIN_N | CLKINb | 9 | I | ||||
输出 | |||||||
CLK0_P | CLK13 | 15 | O | 无差异 | 不适用。 | ||
CLK0_N | CLKb13 | 16 | O | ||||
CLK1_P | CLK10 | 17 | O | ||||
CLK1_N | CLKb10 | 18 | O | ||||
CLK2_P | CLK7 | 22 | O | ||||
CLK2_N | CLKb7 | 23 | O | ||||
CLK3_P | CLK6 | 24 | O | ||||
CLK3_N | CLKb6 | 25 | O | ||||
CLK4_P | CLK5 | 28 | O | ||||
CLK4_N | CLKb5 | 29 | O | ||||
CLK5_P | CLK3 | 31 | O | ||||
CLK5_N | CLKb3 | 32 | O | ||||
CLK6_P | CLK2 | 35 | O | ||||
CLK6_N | CLKb2 | 36 | O | ||||
CLK7_P | CLK1 | 38 | O | ||||
CLK7_N | CLKb1 | 39 | O | ||||
输出使能 | |||||||
vOE0#/SHFT_LD# | OEb13_SHFT_LDb | 14 | I | OE 模式 | SBI 模式 | OE 模式 | SBI 模式 |
RC19008 具有一个内部上拉电阻器,而 LMKDB1108 具有一个内部下拉电阻器。TI 决定遵循 DB2000QL 的规定,其中指出 OE 引脚需要内部下拉电阻器。 | 无差异。 | 请勿将这些引脚悬空,并且不要依赖于内部电阻器。通过外部控制器将 OE 引脚驱动为低电平或高电平,或通过外部电阻器将 OE 引脚拉至低电平或高电平。 | 不适用。 | ||||
vOE1#/SBI_IN | OEb10_SBI_IN | 19 | I | ||||
vOE2# | OEb7 | 21 | I | RC19008 具有一个内部上拉电阻器,而 LMKDB1108 具有一个内部下拉电阻器。TI 决定将 DB2000QL 的规定作为指南,其中指出 OE 引脚需要内部下拉电阻器。 | 请勿将这些引脚悬空,并且不要依赖于内部电阻器。通过外部控制器将 OE 引脚驱动为低电平或高电平,或通过外部电阻器将 OE 引脚拉至低电平或高电平。 | ||
vOE3# | OEb6 | 27 | I | ||||
vOE4#/SBI_CLK | OEb5_SBI_CLK | 30 | I | OE 模式 | SBI 模式 | OE 模式 | SBI 模式 |
RC19008 具有一个内部上拉电阻器,而 LMKDB1108 具有一个内部下拉电阻器。TI 决定将 DB2000QL 的规定作为指南,其中指出 OE 引脚需要内部下拉电阻器。 | 无差异。 | 请勿将此引脚悬空并取决于 LMKDB1108 的内部下拉电阻器。通过外部控制器将 OE 引脚驱动为低电平或高电平,或通过外部电阻器将 OE 引脚拉至低电平或高电平。 | 不适用。 | ||||
vOE5# | OEb3 | 33 | I | RC19008 具有一个内部上拉电阻器,而 LMKDB1108 具有一个内部下拉电阻器。TI 决定将 DB2000QL 的规定作为指南,其中指出 OE 引脚需要内部下拉电阻器。 | 请勿将此引脚悬空,并且不要依赖于内部电阻器。通过外部控制器将 OE 引脚驱动为低电平或高电平,或通过外部电阻器将 OE 引脚拉至低电平或高电平。 | ||
vOE6#/SBI_OUT | OEb2_SBI_OUT | 34 | I | OE 模式 | SBI 模式 | OE 模式 | SBI 模式 |
RC19008 具有一个内部上拉电阻器,而 LMKDB1108 具有一个内部下拉电阻器。TI 决定遵循 DB2000QL 的规定,其中指出 OE 引脚需要内部下拉电阻器。 | 无差异。 | 请勿将此引脚悬空,并且不要依赖于内部电阻器。通过外部控制器将 OE 引脚驱动为低电平或高电平,或通过外部电阻器将 OE 引脚拉至低电平或高电平。 | 不适用。 | ||||
vOE7# | OEb1 | 40 | I | RC19008 具有一个内部上拉电阻器,而 LMKDB1108 具有一个内部下拉电阻器。TI 决定遵循 DB2000QL 的规定,其中指出 OE 引脚需要内部下拉电阻器。 | 请勿将此引脚悬空,并且不要依赖于内部电阻器。通过外部控制器将 OE 引脚驱动为低电平或高电平,或通过外部电阻器将 OE 引脚拉至低电平或高电平。 | ||
通信 | |||||||
SMB_DATA | SDATA | 5 | I/O | 无差异 | 不适用。 | ||
SMB_CLK | SCLK | 6 | I | ||||
vSBI_EN | SBI_ENQ | 11 | I | ||||
^vSADR1_tri | SADR_tri1 | 3 | I | ||||
^vSADR0_tri | SADR_tri0 | 4 | I | ||||
电源 | |||||||
VDDA | VDDDIG | 7 | P | 无需对该引脚进行任何更改,即可完成直接替换。RC19008 和 LMKDB1108 的引脚名称和功能有所不同。TI 决定将 DB2000QL 的规定作为指南,使用一个输入接收电源引脚,并根据此规定命名该引脚。DB2000QL 的定义将此引脚命名为 VDDA。Renesas 似乎没有遵循 DB2000QL 的定义,没有对 RC19008 使用输入接收器电源引脚。 | 不需要更改。使用与 RC19008 相同的电源滤波方式。 | ||
VDD | VDDCLK | 10 | P | 无差异 | |||
VDD | VDDCLK | 13 | P | ||||
VDD | VDDCLK | 20 | P | ||||
VDD | VDDCLK | 26 | P | ||||
VDD | VDDCLK | 37 | P | ||||
其他 | |||||||
DAP | EPAD | GND/41 | G | 无差异 | 不适用。 | ||
LOS# | LOSb | 1 | O | ||||
^SLEWRATE_SEL | SLEWRATE_SEL | 2 | I | ||||
vPWRGD/PWRDN# | PWRGD_PWRDNb | 12 | I | RC19008 具有一个内部上拉电阻器,而 LMKDB1108 具有一个内部下拉电阻器。TI 将 DB2000QL 规定作为指南,其中指出 PWRGD/PWRDN# 引脚需要一个内部下拉电阻器。 | 请勿将此引脚悬空,并且不要依赖于内部电阻器。通过外部控制器将引脚驱动为低电平或高电平,或者通过外部电阻器将引脚拉至低电平或高电平。 |